- 电白旅游
- 电白介绍
-
- |
- |
- |
- |
- |
- |
- |
[编辑]历史文化
电白县位于广东西南沿海,是茂名市所辖的沿海县。电白县辖17个镇,县城所在地是水东镇,全县共有327个村(居)委会,其中村委会293个(内含8个渔委会)、居委会34个。
电白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,处东经110°54'— 111°29',北纬21°22'— 21°59'之间,东西长65公里,南北长80公里。海岸线长220公里,居全省各县市第一位。全县陆地面积1840平方公里。电白县地势背山面海,山地、平原、沿海面积各占1/3。主要河流有沙琅
江、龙记河、龙湾河等 14条。其中沙琅江是电白最大河流,年径流总量为11.9亿立方米,干流全长112公里,汇鉴江入海。电白县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,年平均气温23℃,年无霜期362.2天,年均降水量为1942.3毫米,是全国光、热、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。
电白县矿产资源丰富,种类繁多。目前已探明的矿产有7类40多个品种,有钨、锡、金、钾长石、锆英石、独居石、煤、油页岩、高岭土、石灰石等,其中石灰石储量超过2亿立方米,高岭土储量特别丰富。
电白县植被覆盖率达80%,森林覆盖率为48.4%。全县山地、丘陵地带基本种上水果与南药。
电白县海岸线迂长、海域辽阔,放鸡岛、竹洲岛、南士岛、青洲岛、大洲岛、三洲岛、岭仔屿等七大岛屿有如天然屏障。全县可开发利用的滩涂面积1047平方公里,有多个天然港湾,沿海盛产龙虾、对虾、膏蟹、鱿鱼、石斑鱼、金丝鱼、海参、鱼翅、鲍鱼、贝类等。
电白县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区。近年来,致力改善投资环境,全面实施“外引和回归工程”,大张旗鼓地发展民营经济,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上新台阶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 地区概况
.电白于梁大通年间设高凉置郡,隋开皇年间建县,均以“电白”为名,缘由何来,传说有二。
一说,电白初建定址时,其后山为宝山。在宝山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岩洞名龙湫岩,深不可测。相传若投石至岩中,立即雷电交加,白光闪烁,因而便将这个郡定名为电白郡。郡址设在高凉西北境,隋改郡为县时,治所未变,即今之高州市长坡旧城村。明城化年间,县治所自旧城迁神电卫城,但县名如故。
二说,自电白至雷州半岛,地处粤西南,地多干旱,一年四季都有雷电,尤以夏季为多,常毁物伤人畜,因而便有电白、雷州之地名称谓。此说以电白多雷电而得名
新石器时代,电白县境已有人类活动。
唐(尧)虞(舜)时为南交地。
三代(夏、商、周)时是扬州之南裔。
春秋战国时为百越地。
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嬴政三十三年(前214年)打败西瓯、骆越等部落,统一岭南,置桂林、南海、象三郡,时电白地为南海郡之西境。秦末,赵佗盘踞粤地,自封南越王,电白县为其辖境。
汉朝,武帝元鼎六年(前111)平粤,始设交州合浦郡,电白属合浦郡高凉县地。
三国(魏、蜀、吴)时,地属吴国。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,吴析合浦郡,置高凉郡(《晋书·地理志》载:桓帝分立高兴郡、灵帝改曰高凉);吴黄武五年(226)分交州的南海、苍梧、高凉、郁林四郡,设置广州,交广分治于吴大帝黄武五年,但只实行一年就取消,直至景帝永安七年(264)才成为定制。
两晋时所属与三国同。
南、北朝时,宋文帝元嘉十六年(439),从高凉郡析置海昌郡。海昌郡辖地在今电白树仔镇、电城镇北部。这是在电白境内设置行政区之始。梁大通中(528)析高凉郡置电白郡、南巴郡、连江郡等12郡,兼置高州,统辖各郡。这是以电白为郡名之始。今电白县境时属高州之电白郡、海昌郡、南巴郡、连江郡地。
隋朝,开皇九年(589)废郡为县。省电白、海昌、二郡置电白县,电白自此以县称。同时废南巴郡为南巴县,废连江郡为连江县。大业二年(606)省南巴县入连江县。三年(607)废高州,复设高凉郡(《中国历史地名词典》载:大业二年,废高州,复设高凉郡)。电白县先后隶高州、高凉都。
唐朝,地属岭南道。武德四年(621),废高凉郡,电白县和连江县隶广州。五年(622),析连江县复置南巴县;良德县自泷州改隶高州。六年(623),复置高州,州治在高凉,电白、连江、南巴、良德等县同隶高州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),高州徙称治良德县;开元五年(717),移治连江县。连江县改名保安县。天宝元年(742),高州改称高凉郡;乾元元年(758)复称高州。时,保安县仍为高州、高凉郡治所。至德二年(757),保安县改名为保宁县。大历十一年(776),高州徙治电白县。电白、良德、保宁隶高州。
五代十国时,县名不变,属南汉国土。
宋朝,隶广南西路。开宝五年(972),保宁、良德两县划入电白县。南巴县划入茂名县。景德元年(1004),高州废,电白县改隶窦州。三年(1006),复置高州,电白县仍为该州治所。
元朝,隶湖广行中书省海北南道高州路。至元十七年(1280),高州改称高州路,路治在电白县;大德八年(1304)路治徙茂名县,以旧州址为电白县城;正十五年(1355),还治电白县。
明朝,隶广东布政使司高州府。洪武元年(1368),高州路改为高州府;七年(1374)十一月降为州,九年(1376)四月复为府。成化三年(1467)九月,电白县移治于神电卫(今电城镇),割附郭、朗肆、地安、怀德等6乡以属茂名县。茂名县下博乡地(原良德县部分地和南巴县地面划入电白县。同时府治也从电白县迁茂名县。
清仍明制,隶广东省高雷道(后改高雷阳道)、高州军政分府、广东省政府高州绥靖处、广东省高雷道、广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。
民国28年(1939)1月,为避日机轰炸,县治徙霞洞乡大村,民国36年(1947),复迁回电城。
1949年11月2日,电白县解放,时属广东省南路行政公署。1950年12月16日,县治从电城镇迁至水东镇。1952年南路行署分设合浦、高雷两个专区,电白县属高雷专区;1953年改为粤西行政专员公署,1957年改为湛江专区,后又改为湛江地区。1983年9月湛江地区撤销,电白县隶广东省茂名市。
电白历史名人:
冼夫人(522-601),百越族俚人,高凉山兜丁村(今电白县电城镇山兜管区丁村)人,生于南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(522)十一月二十四日,卒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年末,享年80岁。
冯智戴,字天锡,号辅元,生卒年月不详,唐高州良德(今电白县霞洞镇)人。冯盎之长子,冼夫人、冯宝之曾孙。
冯盎(?-646),字玉昆,号佳漳,唐代高州良德(今电白霞洞镇)人,冯定、冼夫人之孙,冯仆之子。
高力士(683-762),本姓冯,名元一,为宦官高延福养于,冒姓高。祖籍高州良德霞洞堡(今电白县霞洞镇)人,年少时随父于任所--潘州(今高州县城)居住。因而引《旧唐书》说是潘州人。《新唐书》则直指为"冯盎曾孙也。"
梁楚,生卒年月未详。电白县人。
黄廷圭(1443-1513),字朝用,生于明正统八年(1443)正月十四日,广东省电白县电城镇庄垌村人。
崔 浩,字文渊,生卒年月不详,广东省电白县霞洞镇大村人。
吴守贞,宇一轩,生卒年月未详,电白县电城镇人。
[编辑]交通信息
电白县境内现有国道1条(G325,境内全长64.8公里);省道5条,分别是:广(州)高(州)线(S113,境内全长15.8公里)、那(霍)水(东)线(S281,境内全长69.4公里)、沙(琅)沙(扒)线(S282,境内全长18.8公里)、高(州)七(迳)线(S291,境内全长6.5公里)、牛(屎岭)化(州)线(S372,境内全长11.6公里),省道总里程122.7公里;县道12条共191.7公里;乡道总里程共750公里。电白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217.762公里。电白县汽车拥有量4081辆,其中载客汽车473辆,载货汽车3608辆,拖拉机810辆。在茂名各地城乡最常见的就是三轮车,这三轮车可不是平常所见的那人工脚踩的三轮车,而是由一些农用车又叫手扶拖拉机的改装而成的交通工具,发动器用农用车的马达做成,车厢就是用人工焊接的铁架外盖上篷布的,就像那些运输的东风车的载货车厢一样只是小一些而已,里面设置有两排坐位,可以坐十多人。因为它只有三个车轮,不同于常见的四个车轮的机动车。当地人又叫它“三脚鸡”。
电白就近火车站——茂名东站。茂名东站建于1991年。离三水站299公里,离茂名站11公里,隶属广东三茂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管辖。现为二等站。
电白就近汽车站——茂名市社会汽车客运中心。茂名市社会汽车客运中心设立了售票处(窗)、候车区(室)、厕所,配备时钟、座椅、供应饮用水、公布班次时刻表、里程票价表、营运线路图、旅客须知,张贴禁运、限运物品宣传图,设置旅客意见簿、旅客留言牌、公告栏询问处等,还配备保健药箱、广播室、电话、行李托运指引等,统一使用电脑售票,候车室安装电风扇,市社会客运中心站还装有电子眼跟踪录像。
博贺港位于茂名电白县博贺镇,濒临南海,呈狭长形,南北纵长2.5公里,东西宽约0.72公里,面积约18平方公里。口岸有码头岸线长800米,建有500吨级泊位一个,渡口五个,是广东省三大渔港之一,中国最大的海蛰生产基地,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南风螺生产基地。这里有龙头山、放鸡岛海水清澈透明,风光旖旎。游客可与渔民一道打渔,享受做渔民的乐趣,亦可品尝到亲自网来的各式海鲜。博贺港口岸是集商贸、渔业一体的综合性港口和广东省指定的对台贸易点
- 旅游专题
- 度假酒店
- 参团线路
- 当地特色